"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建設規劃及具體實施方案
(2020-2025年)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教育為主線,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依據大學生成長的基本規律,教育、引導大學生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法律素質的一門課程。主要進行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修養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品質,將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研室承擔著全校本專科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任務,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建設,對于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
本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突出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制觀的教育,使本課程成為提高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制觀的核心課程。
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是: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根本,以教研科研為龍頭,以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改革為突破口,以課程管理創新為保障,以省級精品課程為目標,腳踏實地,分步推進,使課程建設上水平、上層次,成為我校乃至省級精品課程。
二、課程建設的總體目標與階段目標
總體目標:力爭在十四五期間使本門課程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精品課程,使本課程在全校甚至全區具有一定影響。努力達到師資隊伍優化、教學條件完備、教學管理規范、教學改革與研究深入,教改科研成果突出、教學質量上乘的思政課程。為此教研室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課程建設工作:
(一)根據具體情況逐步設計和實施《基礎》課專題教學方案。
(二)建設《基礎》課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結合教學平臺功能,不斷推進《基礎》課教學信息化改革。
(三)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不斷改革和創新《基礎》課程實踐項目并著力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活動。
階段目標:
2020年,初步建成和實施《基礎》課專題式教學,結合教學平臺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指定《基礎》課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方案。
2021年,基本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2022年,全面完成各項建設任務,成為我院的精品課程。
2023年—2025年,爭取進入省級精品課程建設行列。
三、課程建設的基本任務
(一)教學大綱建設
按照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2019年6月印發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專題教學指南》,在原有18版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加入專題教學內容和方式的安排,進一步修改《基礎課》教學大綱。五年規劃期間,每一學期開始前根據思政課程的指導精神對教學大綱進行
(一)教學內容建設
要堅決按照最新精神改革教學內容,優化教學內容,著重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著眼于學生"三觀"教育、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的形成,突出重點,抓住難點,把握熱點,解析疑點,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方面、形成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方面、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模式和正確的行為模式方面下功夫。力爭在五年期間,對教學內容的理論體系進行深入的挖掘,并結合學情進行系統的闡釋。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建設
革新教學方法,不斷增強課程教學效果,變灌輸為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獨立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革新教學手段,采用情景教學、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問題導入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平臺及教學軟件形成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和混合式教學模式。力爭在五年規劃期間結合數字話教學平臺和網絡資源,形成較為完善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 ? ??
(四)師資隊伍建設
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3人,其中講師1人,助教1人,新入職研究生1人;就學歷而言,博士1人,碩士2人。教師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比較合理,教師的事業心、責任心都比較強。規劃期間教研室將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學校、學院和各級各類的培訓,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養和業務能力。通過組織教師參與學校、學院和各級各類的比賽,促進教師在相互交流中學習成長,力爭在五年規劃期間培養1-2名優秀教師。
(五)教學資源體系建設
力爭在五年規劃期間建設內容豐富、案例鮮活、形式多樣、實效性強、時代感突出的課程資源體系。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案例集》資源的準備和制作;
2、建設《基礎》課程微課數據庫
3、建立《基礎》課程微信公眾號
四、教研室建設和教學管理
完善道德與法律教研室各項規章制度,在教學管理中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狠抓教風,狠抓教學秩序,做到無教學責任事故發生;各種教研活動制度化地開展,教學日歷、教案、教學總結、新開課試講記錄、聽課記錄、集體備課記錄、教研室會議記錄等資料完整齊全;輔導答疑、批改作業等輔助環節認真開展,實踐項目有布置、有指導,實踐報告質量高,規范教研室管理、教學資料的存檔。力爭在五年規劃期間實現管理規范化。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