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5-01-10
點擊:1486
本文擬對標大賽方案,聚焦教學實施報告課程思政體系圖的幾個關鍵要素,談談對此的一些思考與探索。
01思政主線設計緊扣主題:思政主線設計要緊扣時代主題,彰顯職教特色大賽方案指出,課程思政設計要"結合教學實際融入科學精神、工程思維、創新意識和數字素養,注重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培育",這為思政主線設計指明了方向。
主線設計應把握"高站位、新思路、正導向"三個關鍵詞:
其一,"高站位",就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課程思政主線設計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勢、與行業產業轉型升級新需求緊密結合。以《智能制造概論》課程為例,我們將課程思政主線確定為"弘揚科技向善理念,鍛造工匠精神品格,勇擔智能制造時代使命",契合智能制造跨界融合、提質增效的發展趨勢,彰顯職教特色。
其二,"新思路",就是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將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職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融入思政主線設計,激發思政育人內生動力。比如在闡述人工智能技術時,我們會引入算法偏見話題,引導學生反思技術應用中的倫理道德問題。
其三,"正導向",就是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主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如我們會結合智能制造專業崗位要求,挖掘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的思政元素,激勵學生爭做新時代的"大國工匠"。
02思政元素挖掘精準到位:思政元素挖掘要精準到位,確保全面覆蓋大賽方案提出,"思政元素挖掘要緊密結合參賽教學內容,覆蓋每個教學模塊,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對標這一要求,在思政元素挖掘上,我們主要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兩個路徑:
"自上而下",就是圍繞課程目標,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比如針對"掌握智能制造關鍵技術"的課程目標,我們融入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政內容;
"自下而上",就是深入挖掘每個知識點的思政元素。如在講解智能傳感器時,我們會融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的思政元素;在介紹虛擬仿真等新技術時,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政內容。
需要強調的是,思政元素挖掘要全面覆蓋、不留死角,這就要求教師對標專業教學標準、崗位規范,綜合考量知識、能力、素質目標,精準提煉思政素材,使之潤物無聲又入腦入心。
03思政載體與時俱進:思政載體要與時俱進,方法靈活多樣大賽對教學方法的考察頗為看重,評分表明確"數字技術與教學方式方法運用恰當,體現深度學習"。
由此可見,在設計思政載體時,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載體形式;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參與式、研討式、啟發式教學。
比如,我們圍繞智能制造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開發了全新的思政微課、動漫,增強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針對智能制造專業的"智能+"課程體系,我們還與企業聯合開發了VR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系統,將思政教育寓于專業技能訓練之中。
教學方法上,案例教學、頭腦風暴、小組研討、角色扮演等也被廣泛運用,在"做中學、學中思"中實現價值引領。
04考核評價科學完善:考核評價要科學完善,反饋改進要常態化大賽方案強調,要將學生的價值認同、家國情懷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將思政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與此同時,我們通過學情跟蹤、師生座談、問卷調查等常態化診改措施,及時發現和解決課程思政實施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提升育人實效。設計好教學實施報告課程思政體系圖,關鍵要對標大賽要求,深入研究,精準設計,全面落實,這不僅是參賽的需要,更是適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